宝冻伤,千万别给他穿上很紧的鞋袜
说起来,南方的冬春季,真心是漫长的煎熬,为啥?潮湿阴冷啊,配置低的宝,很容易被冻伤,尤其是在偏远山区的宝。
主要原因嘛,刚才小南也说了,外界的环境潮湿寒冷。
当然了,也不排除宝自身条件局限,譬如体质虚弱、营养不良、饥饿、失血等,抗寒能力一下降,自然冻伤了。
有些倒是人为的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比如长时间站立,鞋、袜过紧等。
嗯,冻的都是哪呢?
那些远离远离心脏,长期暴露在外的倒霉部位呗,手、肘、鼻、耳、面颊……说的就是你们。
对于这些冻伤的倒霉部位,小南会根据程度来分个等级,
一级冻伤——
受损在表皮层,表现为局部麻木,恢复温度后可出现痒、痛等症状,无水泡,一周内可痊愈;
二级冻伤——
损伤在真皮层,有明显红肿、水泡,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3至4周后可愈合,愈合后会留疤;
三级冻伤——
伤及皮肤全层,可导致局部坏死,皮肤苍白或呈蓝紫色、黑褐色,愈合后会留下疤痕或有功能障碍,大部分需要植皮愈合;
四级冻伤——
损伤肌肉、神经、骨骼等组织,可出现坏死,甚至致残。
这等级越高,宝就越受折磨啊……对,其实宝冻伤了,一般来说粑粑麻麻先别纠结是几级,火速急救才是正经事儿。
带宝离开寒冷环境,越来越好,然后火速换下宝潮湿的衣服(包括衣服、鞋、帽等),用覆盖的方式对宝进行保暖,以免再次冻伤。
帮宝迅速恢复体温,可以这么做:将宝冻伤的部位放于40℃-42℃的温水中浸泡。这点温度足够了,别操之过急直接上热水,不然只会加重宝的伤害。
没有温水哎……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宝,把小家伙的冻伤处紧贴于胸前或腋下进行复温。
必要时,给宝充足的食物或吸氧。
很严重?那就包裹好宝受伤的部位,火速送往医院。
作为医生,我们自然不希望看到宝各种冻伤,所以,还是强调平时要预防:
常年用5℃-15℃的温水给宝洗手、洗脸。
要确保宝足够的营养,来提高自身的抗寒能力。
冬天出门的话,手套、帽子、围巾、口罩几件套备好。
对了,宝的鞋袜要干燥、舒适、宽松。
别让小家伙长时间站立。
前面小南说的那些易冻伤部位,麻麻平时多做按摩,增强局部血液循环。
宝是一个大活人,皮肤组织细嫩着呢,冻伤的部位不等于冰冻的肉,冻伤后千万别简单粗暴去解冻,尤其不能这么蛮干:
冻伤后千万别马上用雪来反复搓擦伤处——听老人说冻伤后用雪搓能解冻?呵呵,事实是,这样非但不会缓解冻伤,反而会加重病情,导致皮肤红肿,起水泡等。
正确做法是,用温水浸泡,热水不行,冷水更不行!
记住,温水,温水,温水,将宝冻伤的肢体迅速放入温水,水温不要超过40.5℃,不然很容易烫伤失去知觉的组织。
冻伤了增温保暖是很重要,可并不是让你们给宝穿戴紧身的袜子和帽子呀。
这样做,反而容易弄破患处皮肤,造成二次损伤。那怎么增温?辛苦一下,用手捂热,尤其是宝的耳朵和鼻子等部位,粑粑搓热大手捂上去,这样能慢慢解冻痊愈。
鱼小南,原名余楠,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医生,80后妈妈。与丈夫共同创作的育儿漫画“儿科医生鱼小南”系列作品,深受家长们的喜爱。微信公众号:儿科医生鱼小南\doctoryuxiao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