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啥时有了听觉?听觉筛查又是怎么回事?
世界上有那么多美妙的声音,要是听不见,那多遗憾,尤其是宝,得从小呵护好他的听觉。
听觉是怎么回事?
它的最佳刺激物是声波,声波引起外耳鼓膜震动,震动刺激传至内耳的耳蜗,再通过听神经将刺激传给大脑,一套流程走完,嘿,听觉就产生啦。
其实,早在宫内,胎儿就有了听力(胎教)
宝出生后,外耳道还残留着羊水的缘故,听觉有是有,就是不太灵敏,等到1周左右羊水完全排出了,听觉立马翻身改善了。
足月的新生儿,听觉的灵敏度不能跟成人比,但也算是很好了,只要有强烈的声音,小家伙就会有反应——50-90分贝(DB)的声响会让宝呼吸改变、惊吓反射、眨眼或啼哭。
宝本来就在哭呢?听到声音会停止啼哭,或有时候表现为呼吸暂停。
宝明显有了听觉,要到1个月左右。
举个很明显的例子,哭着喊着的宝,要是突然听到大人跟他说话,小家伙会先停下哭声,安静一会。
到3个月,宝就更不得了了,都能感受到发音的不同方位了,还会向声源转头。
4个月,宝能分辨成人发出的声音。8-9个月,宝就能分辨各种声音了,还知道对严厉或和蔼的声调作出不同的反应。
宝1岁时,词和语音开始分化,听觉得赶紧发育去,这可是宝语言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呢。
一般来说,宝能听到25(dB)以下的响度。
这数字说明了啥?
要是宝只能听到26-40(dB)范围,就是轻度听觉障碍;41-55(dB)为中度听觉障碍;56-70(dB)为中等重度听觉障碍,71-90(dB)为重度听觉障碍,90(dB)以上为极重度听觉障碍。
所以,国家早就把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
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环节有5个呢:筛查、确认、干预、跟踪随访和质量评估。
怎么筛查?常用方法有耳声发射法或快速脑干诱发电位法。
不过在新生儿住院期间,我们就会对小家伙进行听力学检测,也就是新生儿听力筛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将新生儿分为通过筛查和未通过筛查两个群体。
通过筛查的宝,该干嘛干嘛,未通过筛查的宝就复杂一些,为可疑听力损伤群体,得接受更进一步的检查,才能最终确定是否真正患有听力障碍,以及听力损伤的程度。
那么小的宝,听力怎么筛查呢?
我们通过耳声发射(OAE)、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技术,在宝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客观、快速的检查。
详细的检查,赵伯伯说一般是这么分步骤进行的: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48-72小时至出院前,完成初筛,新生儿童症监护病房的宝出院前进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筛查,由耳鼻科听力技术人员进行听力初筛检查,未通过的和漏掉的,在产后42天内进行双耳复筛,通过了就是正常。
复筛仍未通过呢?
得在出生后3个月内,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检查,这是第一次诊断性检查。
又复筛还是没通过……
那就要在宝6个月时进行第二次诊断性检查,然后进入康复训练的程序,到医院的专科进行相应的临床医学和听力学干预。
那些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即使通过了听力筛查,也不能疏忽,在3岁前得至少检查一次,要是在检查过程中怀疑有听力损失,及时到听力障碍诊治机构就诊,进行进一步检查。
呃,宝确诊为永久性听力障碍了……那就要在宝出生后6个月内,进行相应的临床医学和听力学干预。
本期漫画,由赵伯伯和小南共同合作。
鱼小南,原名余楠,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医生,80后妈妈。与丈夫共同创作的育儿漫画“儿科医生鱼小南”系列作品,深受家长们的喜爱。微信公众号:儿科医生鱼小南\doctoryuxiao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