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和行走阶段的“正确”与“不正确”
大部分宝宝10个月以后,手脚的协调性就已经很好了。当他爬行的时候,或者坐着的时候,忽然能够扶着家具等站起来。这个时候任何不稳的东西都要拿开,给宝宝一个安全的学习锻炼环境。
再过一段时间,就是扶着家具开始向两侧拖着脚移动。
从扶站、扶走,到独自站立、独自行走,可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大人也许会比较着急,希望宝宝尽快独自站立、行走;也会出于安全的或者方便的考虑,使用一些工具,辅助孩子。但是以下一些做法并不提倡:
1)学步车
使用学步车,看似安全又解放了大人,其实有很多弊端,如不利于大运动的发展、增加安全隐患等。
2)长时间架着宝宝走路
宝宝扶走势,护着他的腋下是一种保护;但是如果架着宝宝腋下,其实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正确的方法:
1)利用玩具吸引:从双手扶站、扶走,到单手扶站、扶走,直到双手脱开;训练孩子蹲下捡玩具,再站起来,开始可能他会直接坐下拿玩具,慢慢地他会理解蹲下、站起。
2)使用手推车:推箱子、手推车等行走,将有效锻炼孩子行走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一开始向前行走并不稳,箱子与手推车不可以太轻、太容易滚动。
3)牵着孩子的手:站在孩子的身后,抓着他的小手举过头顶或者让他紧握大人的手,慢慢地一起向前走。逐渐换成一只手引导,直到放手。
注意:如果在家,尽可能赤脚走路,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学会走路也更安全,出门的时候再穿上鞋子。

注意:如果在家,尽可能赤脚走路,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学会走路也更安全,出门的时候再穿上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