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管家

早教专家告诉你选择早教班考虑这五点

2025-02-23怀孕管家

很多朋友向我咨询如何选择早教班,说实话,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只有实地考察,自己权衡才可确定。同一个机构的早教班,不同的实体店可能会有差异,不同的老师去实施也会有差异,每个家长都会有不同的要求与看法,孩子气质类型不同,适应及受益的程度也不同,因此,适合孩子的就是好的。

关于选择早教班,我想跟大家分享以下几点,供参考:

1. 理念要与家长吻合。

否则,报名参加了,家长有诸多的疑惑与不满,就必然会流露出某些情绪。即便不流露出来,孩子也可以敏感地解读到,并受家长情绪的影响,感受到很多的压力,或者因无法本心流露,被家长和老师错误解读,与其真实需求相左。

2. 孩子要感兴趣。

若孩子不感兴趣,家长一厢情愿,就算逼着他去了,效果也不会好。当然,也有这种情况,即孩子一开始不感兴趣,去多了,变得感兴趣了。或者一开始感兴趣,去多了,不感兴趣了。无论是哪种情形,建议都要视孩子的情况来定。亲子班以调动孩子兴趣为重心,强求会带给孩子压力,效果也不好。因此,当孩子不愿意时,要慎重考虑,并根据孩子的气质类型、一贯的反应权衡,最终决定是否继续参与,延缓参与,或者干脆不参与。

3. 老师懂孩子,充满爱心,很容易为孩子所接受。

否则,课程再好,老师实施不好,或者老师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无法享受其中,那么,因为孩子具有直指人心的本能,他也会因感受到老师的敷衍或情绪而无法享受课程,效果也好不到哪儿去。考察老师的状态很重要。观察孩子对老师的反应,大致就可以判断这点。

4. 授课的方式是否灵活,是否适合孩子。

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授课,孩子的反应是完全不同的。有的孩子反应热烈,表现得有兴趣。而对于那些谨慎型的孩子,他们的反应可能会比较暧昧,或参与度不高,此时需要观察孩子是否在关注课程。即便他参与度不高,但依然在以他的方式关注,那就说明他感兴趣。孩子是全然活在当下的,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他们不会伪装自己,除非他一贯迫于家长的压力,不得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进了早教班,观察孩子的反应,大致就能判断是否适合孩子。

除了孩子的反应,如何授课也是需要认真观察的事情。早教班的课程内容如果重在灌输知识、教授方法,这样的课程就不适合孩子,对孩子益处不大。若以激发孩子潜能,或启发孩子智慧为重心,这便是值得去上的课程。当然,这里提到的潜能与智慧,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学习知识与技能。

5. 参考其他家长的意见。

但是参考其他家长意见时,一定要判定一下,对方的理念与期待是否与你自己的相近。

当然,除参考上述几点之外,还要考虑孩子的一些阶段性的特点。比如,孩子可以一心多用,有时看似他没有参与,但实际上,周围环境的所有信息,他都在接受。因此,当孩子不抗拒时,也可能表明他实际上在关注。

也有时候,孩子不愿意参与课程,与课程好坏或者孩子是否喜欢无关,而与他的情绪及状态有关。而他的情绪与状态,又与诸多因素相关,需要一一理清,才好确定。孩子情绪的问题处理好了,状态变了,也许他就喜欢了。

选定早教班之后,我们还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期待。若过于功利地看待早教班,我们难免失望,就会引发很多负面的情绪,带来很多的问题。

早教机构的好处在于他们有与家庭完全不同的环境,有家长难以实现,或者虽然可以实现,但没有时间与精力去实施的课程。若老师以适合孩子的方式给予他们,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有益的。

当然,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可以替代的,只要我们足够有心,在家庭这样的环境,一样可以实现。因此,早教班不存在必不必须上的问题,而是你愿不愿意上的问题。早教这件事,家庭永远是重心,早教班只是有益的补充。上不上,可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来定。

我的儿子琛琛小的时候,我没有给他报早教班,因为我舍不得那几个银子,当然,还因为我天性散漫,更喜欢随性地生活。不去早教班,我可以自由自在,按照我的喜好安排活动,享受跟他在一起的日子。为了让我们彼此都享受在一起的时间,我不得不变着花样跟他玩,而这,恰恰成了我实施早教最有效的方式。

早教班不存在孩子多大适合去的问题。在父母尽责的前提下,想什么时候去都可以。即便不去,父母有心的话,也是可以弥补不去的缺憾的。若父母不尽责,试图依赖早教班来弥补甚至替代父母的教育,那终究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无益。

孩子上早教班之后,也许我们还会被另一个问题所困扰,即部分孩子参与度不高。这也是不需要担忧的事情。每个孩子的气质类型不一样。有的孩子喜欢旁观,而不热衷于参与。旁观对这类孩子来说也是参与的一种方式。因此,只要孩子看起来还算享受,说明他对课程还是感兴趣的。即便他看似没关注课程,也不表明他真的没有关注。因为孩子有一心多用的本能,他可以同时接受环境中的诸多信息。这类孩子往往看似没关注,但是什么都没耽误学。因此,给孩子报早教班之后,不要过于看重结果。如果过于看重上课的效果,就会带给孩子压力,也逼迫老师变得更为功利,演变成灌输,就会适得其反。既然报了早教班,就抱着孩子多了一个玩耍的场所的态度对待好了。家长越放松,孩子越放松,他的状态越好,才会获益越多。如果为了看到效果逼迫他,他就会对抗,只会适得其反。

作者简介

林怡,著名早教专家,亲子畅销书作家,林怡育儿网站、育儿会所创办人;本着“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的理念,帮助父母学会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用对方法去爱。曾出版畅销书:《别以为你会爱孩子》、《上幼儿园不用愁》等,深受父母喜爱。

阅读原文
阅读 7390
宝2岁8天
上一条 下一条
打开怀孕管家,看更多孕育知识 >>
推荐百科
电话求医如何准确地描述孩子的病情?

电话求医如何准确地描述孩子的病情?

宝宝感冒、流鼻涕、咳嗽为什么爱反复?

宝宝感冒、流鼻涕、咳嗽为什么爱反复?

专家解惑:换抚养人怎么过渡宝宝易接受

专家解惑:换抚养人怎么过渡宝宝易接受

宝宝愤怒性痉挛怎么回事?如何少发作?

宝宝愤怒性痉挛怎么回事?如何少发作?

构建宝宝的安全感,父母应该怎么做?

构建宝宝的安全感,父母应该怎么做?

烟雾环境危害大,请为宝宝戒掉抽烟

烟雾环境危害大,请为宝宝戒掉抽烟

专家问答:宝宝自私不肯分享,咋变大方

专家问答:宝宝自私不肯分享,咋变大方

>>> 更多

更多百科推荐

限时免费下载怀孕管家
¥ 16.00
限时免费 - 怀孕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