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饮食预防妊娠高血压
1. 控制热能和体重。
孕期能量摄入过高,容易导致肥胖,而肥胖是妊娠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所以孕期要适当控制食物的量,特别是孕前超重的准妈妈,准妈妈整个孕期以不超过12公斤为宜。
2. 减少摄入饱和脂肪。
少吃动物性脂肪,而以植物油代之,每天烹饪用油大约20克。
3. 防止蛋白质摄入不足。
禽类蛋白质可调节或降低血压,大豆中的蛋白质可保护心血管。因此,适量吃禽类和大豆类可改善孕期血压。
4. 保证钙的摄入量。
准妈妈要保证每天喝一杯牛奶,牛奶和奶制品含丰富而易吸收的钙质,是补钙的良好食物,以低脂或脱脂的奶制品为宜。准妈妈增加乳制品的摄入量可减少妊娠高血压的发生。
5. 搭配丰富的蔬菜和水果。
保证每天摄入蔬菜500克以上,水果200-400克,多种蔬菜和水果搭配食用。因为蔬菜和水果可以增加食物纤维素的摄入,对防止便秘、降低血脂有益,还可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妊娠高血压的防治。
不要存在这些误解
误解一:
一旦得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尽量不要运动,最好卧床休息。事实证明,轻度的体力活动,如散步、准妈妈体操,能使精神放松,控制体重,并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有助于血管扩张。
因此,轻度的体力活动对疾病的治疗有利。如果准妈妈整天躺在床上不动,会使体重猛增,反而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当然,一些剧烈的运动,如律动操、快跑、负重等会使血压升高,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准妈妈应尽量避免。
误解二:
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准妈妈不需要住院,只要在门诊治疗就可以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可在家或住院治疗;轻度子线前期患者应评估后决定是否院内治疗;重度子线前期、子痫患者均应住院治疗。
治疗原则是休息、镇静、解痉、有指征地进行降压、利尿,密切监测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应该根据病情轻重进行个体化治疗。子痫前期是妊娠特有的疾病,一旦终止妊娠,病情会迅速好转,因此根据需要,适时终止妊娠仍是根本的治疗措施。
误解三:
一旦分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就治愈了。子痫前期患者产后3-6天是产褥期血压高峰期,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仍可能反复出现甚至加重,因此,此期间仍应每天监测血压及蛋白尿。患病准妈妈还是要遵从医嘱服用降压药,以控制血压,保持血压稳定。
这些药物不会对母乳喂养造成影响。产后一个月务必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包括血压、尿蛋白等的检测,多数人会在一个月左右恢复正常。产后6周血压仍未恢复正常时应于产后12周再次复查血压排除慢性高血压,并到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