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是什么引起的?有什么特点?又该如何预防呢?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新生儿黄疸是体内胆红素浓度高的结果而胆红素主要是红血球的代谢产物,当红血球老化破坏时,血红素就会游离出来,经代谢后产生胆红素。胆红素通过血液运送到肝脏,经肝脏的代谢后,由胆管排泄于肠子内。当上述的代谢路径发生问题,造成血中胆红素的堆积,就会形成黄疸。
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1.在生后2~3天起出现并逐渐加深,在第4~6天为高峰,第2周开始黄疸逐渐减轻。
2.黄疸有一定限度,其颜色不会呈金黄色。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无明显的黄疸。若抽血测定胆红素,足月儿在黄疸高峰期不超过12毫克/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分升。
3.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第2周末基本上消退,早产儿黄疸一般在第3周内消退。
4.小儿体温正常,食欲好,体重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新生儿黄疸如果有以下特点之一,则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1.黄疸出现过早:足月儿在生后24小时以内,早产儿在48小时以内出现黄疸。
2.黄疸程度较重:血清胆红素超过同日龄正常儿平均值,或每日上升超过85.5μmol/L(5mg/dl) 。
3.黄疸进展快,即在一天内加深很多。
4.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以上,早产儿超过3周)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
5.黄疸伴有其它临床症状,或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25.7μmol/L(1.5mg/dl)。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
对低体重儿、窒息儿、母婴血型不合者以及其它容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新生儿,应及早在产后监测其血清胆红素,必要时给予光疗。这是产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必须把好的第一关,对住院期短出院早的新生儿也应向家属交代出现重症或进展快的黄疸需及早就诊。国外为避免母婴分开,有的对高危儿开展预防性家庭光疗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