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吃母乳要按需喂养
“看孩子,别看钟”,这是国际母乳会的一句格言。就是说,母乳要按需喂养,而不是按时喂养。只要宝宝想吃,就可以随时哺乳,不要拘泥于是否到了所谓的“预定时间”。
按需哺乳的好处
按需哺乳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可以促进妈妈乳汁分泌的增加。通过婴儿的频繁吸吮乳头,反射性地刺激催乳素的分泌增强,这样还能使新生儿体重增长快,身高增长快。另外,还可以增加母子感情。按需哺乳使妈妈在情绪上得到满足,心灵上更能得到安慰,认为自己哺育下一代很自豪,同时也增强新生儿对母亲的依赖和感情。
如何按需哺乳?
母乳喂养过程中,不要严格地限制喂奶间隔时间,尤其在宝宝出生后的头几周。新生儿每次吃奶量不尽相同,因此有时宝宝吃奶后1小时就饿了,而有时宝宝间隔达3小时都似乎还不那么想吃。按需喂养就是当宝宝啼哭、妈妈认为该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就给孩子喂奶,这也是目前提倡的一种哺乳形式。
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食量也不尽相同,按需哺乳既可使乳汁及时排空,又能通过宝宝频繁的吸吮刺激脑下垂体分泌更多的催乳素,使奶量不断增多,同时也可避免妈妈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可通过反射机制抑制乳腺分泌)。
刚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胃容量只有30毫升,每次能吸吮到的奶量也只有20毫升左右。奶量少,加上在胃中停留时间短,宝宝很快就饿了。所以,一般来说两小时左右喂一次奶很正常。出生后第一个月里每天喂奶8-12次是推荐的喂奶次数。大致到了第2个月,宝宝才会延长至2.5-3小时喝一次奶,这时他的胃容量已达100毫升以上,摄入的奶在胃中存留的时间也延长了。
看懂宝宝要吃奶的几个信号
既然按需喂奶对妈妈和对宝宝都有好处,即不怕宝宝吃没吃饱,也不用太过劳累。那么等宝宝饿了想要吃奶的时候,会不会发出信号给妈妈呢?其实,宝宝吃奶总会有一些小信号,妈妈要注意观察,及时给宝宝喂食。
像吃手指、脚趾,舔嘴唇等;闭着眼睛时,眼珠子会乱转,睁眼时,会瞪着眼睛到处瞟;挥动小胳膊;身体发紧;张开小嘴,啃咬妈妈的胳膊、肩膀等小动作都是宝宝想要吃奶的信号哦!
如果能够识别宝宝早期吃奶信号,将有助于建立你和宝宝有效沟通的机制,宝宝也会更乖、更听话。
怎么知道宝宝有没有吃饱?
如果符合这几个标准,妈妈们尽可放宽心,宝宝们一般是吃饱了。
1. 宝宝吸吮时没有吞咽的声音;
2. 喂奶时母亲感觉乳房松下来;
3. 每次喂奶后,宝宝能安静一段时间,哪怕安静一个小时;
4. 宝宝每天有小便六七次,大便三四次,大便黄色糊状;
5. 体重有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