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妈妈常带孩子看病?如何少生病?
现在我们来说这样一个场景,看看妈妈们是否熟悉?宝宝不舒服,这个月去医院报到了,结果接下的几个月每个月都会去医院报到,好像不去医院就不舒服似的。相信许多妈妈都有这样切的身体会。为什么宝宝这么弱呢?松田道雄在《育儿百科》里是这样说的:许多妈妈觉得自己宝宝体弱,可在医生看来谁家的宝宝都不弱,小家伙们都很强壮,只不过经常领宝宝看病的妈妈更加小心谨慎,而偶尔带宝宝看病的妈妈更加大胆而已。对于结婚多年才有宝宝,或是家里其他宝宝都是女孩,只有这么一个男宝的妈妈,亦或是家里父亲总出差,只有妈妈一个人在家带宝宝的通常都不可能胆大。
在松田道雄看来,1岁半到2岁左右的宝宝,常去看的疾病大体上是有规律的,其中以咳嗽最为多见,有些是因为被家人传染了感冒,而有些则是因为婴儿时期起就积痰于肺内,天气转冷时就会出现“呼噜呼噜”的响声,尤其以早晨或晚上最为厉害。此时胆小的妈妈一定会抱宝宝去医院,可胆大的妈妈却会觉得宝宝不过就是咳嗽,只要精神好就不用去就诊。此外,因大便微稍变软就诊的宝宝也不少,宝宝稍吃多了点,或是吃了不太新鲜的水果,次日大便数就会增多,到后来便不成形了,大胆的妈妈看到小家伙没发烧又有精神,食欲也不错通常会听之任之,只是会把饭量减少到平时的七成,但对于胆小的妈妈来说,因为担心宝宝腹泻可能就跑去医院了。在他看来,有些妈妈因为把本身能够自然康复的疾病,错以为是药物治好的,从此更加确认宝宝如果不看医生病就治不好,结果反而使宝宝丧失了锻炼的机会的做法着实不可取。此外,和在家的宝宝相较,上幼儿园的宝宝看医生次数增多是自然的事情,这是由于小朋友在一起感染机会增加所致,并不是因为上了幼儿园宝宝身体就变弱了。
妈妈如何避免宝宝常生病?
想让宝宝少生病,妈妈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增强宝宝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使宝宝更加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减少生病几率。此外,运动还能促进食欲,增加肺活量和耐久力,是预防疾病的好方法。
2、坚持科学营养
宝宝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期,要注意补充足够的营养,饮食荤素要搭配,少吃零食、甜品,以便为宝宝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3、按要求接种疫苗
有些妈妈觉得接种疫苗有风险,所以一拖再拖,这是不对的,妈妈应按国家制订的预防免疫接种措施给宝宝按时接种疫苗,有效进行预防免疫。
4、注重卫生习惯
所谓“病从口入”,生活中要注意养成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不随地大小便等等,以便预防病从口入。
5、避免交叉传染
交叉感染不仅可使宝宝患病,还会使本已患病的宝宝加重病情。所以,在传染病流行季节,要少带宝宝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被传染机会,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和其他患病小朋友玩耍,有效的防御措施是避免交叉感染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