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辅食基础指导:原则与顺序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可在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中国营养学会于2015年权威发布《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和《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指南强调,要坚持0~6月龄(出生后1~180天)内纯母乳喂养,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婴儿满6月龄时(出生180天),胃肠道等消化器官已相对发育完善,能消化母乳以外的多样化食物,可以开始添加辅食。有特殊需要时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辅食添加时间。
另外,满6个月的宝宝已将母体中带来的营养储备消耗贻尽,如不适时的补充营养添加辅食,有可能引起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出生后6个月正是宝宝味蕾发育最为敏感的时期,宝宝易于接受各种口味,如果错过了会造成断奶后的喂养困难。
为什么添加辅食?
1、补充母乳中营养素的不足
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素需要量的增加,仅靠母乳或牛乳不能供给所需要的营养素;母乳的分泌量减少;婴儿体内的铁、锌的储存量减少。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乳制品以外的辅助食品的添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2、增强消化机能
添加辅助食品可增加唾液及其他消化液的分泌量,增强消化酶的活性,促进牙齿的发育和增强消化机能,训练婴儿的咀嚼、吞咽能力。
3、确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断乳期是婴儿对食物形成第一印象的重要时期,在添加辅助食品的选择以及制作方法方面,要注意营养丰富、易消化和卫生。如方法应用得当,是将来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基础。
4、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及时添加辅助食品将有助于精神发育,刺激味觉、嗅觉、触觉和视觉。
5、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通过添加辅助食品,使婴儿学会用匙、杯、碗等食具,最后停止母乳和奶瓶吸吮的摄食方式,逐渐适应普通的混合食物,最终达到断奶的目的。
添加辅食的原则:
1、添加的量应由少到多;
2、食物应从稀到稠,从细到粗,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固体食物;
3、添加食物种类,也应等宝宝习惯了一样再加另一样,一次没有添加成功不能因此认为宝宝不喜欢或不适应,可过些时候再试吃;对宝宝要有耐心,不能强迫;
4、灵活掌握增添辅食的品种和数量:在具体喂养时,应根据宝宝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判断喂养是否得当的客观指标为:婴儿食后不哭闹,睡眠好,大便正常,体重增长理想;
5、辅食添加的时间可以在母乳或奶粉喂养之后,也可以在母乳或奶粉喂养的间歇添加;
6、用小匙喂,使宝宝习惯用匙进食,并锻炼吞咽能力。
添加辅食的顺序是怎样的?
通常满6个月添加米糊状的辅食,比如说强化铁的米糊,菜泥,果泥,蛋黄,肝泥等。
7-9个月添加细颗粒碎末状的辅食,比如稠粥,烂面,肉末,菜末,水果,饼干,馒头片,面包片。
10-11个月添加粗颗粒碎末状的辅食,比如软饭(面),馒头,碎肉,碎菜,鱼肉,豆制品。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可以添加辅食?
1、宝宝的头可以直起来,并且能够自由转动。
2、宝宝能够靠着坐起来。
3、当食物靠近嘴边,对新食物表现出兴趣。
4、当妈妈吃东西的时候,宝宝想要抓或者舔自己的嘴唇。
5、之前宝宝的身高体重指标一直正常,最近却生长缓慢。
6、每次吃完奶之后,宝宝看上去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