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管家

咬人是宝宝表达其心情烦躁的一种方式

2025-08-04怀孕管家

1岁左右的孩子,有的喜欢咬人。不单是保育园内的孩子,在家里抚育的孩子,也会因故咬母亲的手,一般母亲会说“好疼”,然后训斥孩子。因此,孩子害怕,也就不再咬了。

在保育园,孩子刚开始咬人时,就要严加训斥,让他害怕。有时保育园还会流行孩子“互相咬”,一个孩子咬了另 一个孩子,挨咬的孩子哭叫起来,咬人的孩子,好像因此得到一种快感,又咬其他的孩子。而挨咬的孩子,反过来开始咬别人。这样流行起来,一时间很不容易纠正,因此在“互相咬”流行之前,就要制止住。快到1岁的孩子,把他们从床上放到地板上玩时,就是这样一个相当危险的时期。

咬人的孩子,也许是想把自已的要求传达给对方,但又不会用语言很好地表达,烦躁不安中出现这种行为。这种情况有时会持续到1岁半。

有时孩子咬人是因为身边没有人倾听他的要求。保育员在他身边或者不在他身边都经常看着他,注意观察他的要求,并且设法满足,这样他就不咬人了。

为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捏住他的嘴唇说“咬人可不行”。对于这样的孩子,与其将他从小组隔离开,不如去发现他的要求,在快乐的玩耍中让他满足。

和咬人同一时期,挠人也流行。有时挠人发生在星期一,如果星期日父母给他把指甲剪掉,抓伤的现象也就很少发生了,所以首先应该把客观原因消除。

文章摘自《育儿百科》

=====================

医生介绍:

松田道雄,教授,日本著名儿科专家。1908年生于日本茨城县,1932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小儿科专业,卒于1998年6月。一生主要著作有《我是婴儿》、《我两岁》、《老人和孩子》、《发挥你们的天赋》、《幸运的医生》、《日本知识分子的思想》等。

=====================

阅读原文
阅读 10861
宝1岁2个月
上一条 下一条
打开怀孕管家,看更多孕育知识 >>
推荐百科
冀连梅药师告诉你创可贴的正确用法

冀连梅药师告诉你创可贴的正确用法

带宝宝出游,在旅途中生病怎么处理?

带宝宝出游,在旅途中生病怎么处理?

专家解惑:什么方法能让孩子变得善表达

专家解惑:什么方法能让孩子变得善表达

孩子越小,对愉悦和悲伤等情绪感受越强

孩子越小,对愉悦和悲伤等情绪感受越强

补血利器快速做之蔬菜炒鸡肝

补血利器快速做之蔬菜炒鸡肝

宝宝爱“霸占”玩具,父母如何引导?

宝宝爱“霸占”玩具,父母如何引导?

利用“无厘头”游戏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利用“无厘头”游戏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 更多

更多百科推荐

限时免费下载怀孕管家
¥ 16.00
限时免费 - 怀孕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