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管家

宝宝打人只是一种自然表现

2025-02-19怀孕管家
9个多月的宝宝偶尔会用拳头和牙齿跟父母或者是小朋友“交流”,许多爸爸妈妈会因此感到很烦恼,其实,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个时期,宝宝现在打人的动作只是模仿大人,是一种无意识行为,所以爸爸妈妈不要过于心焦,只要合理引导,就不用担心宝宝日后会养成打人的坏习惯。 打人、咬人是宝宝身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表现 在谈论宝宝“打人”“咬人”的行为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宝宝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想表达的情绪,这样我们在评价时才能做到公正合理,在教育时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1、1岁以内的宝宝习惯于用嘴巴和手探索世界,对他们来说“咬一咬”“拍一拍”妈妈或者别的小朋友,与“咬一咬”“拍一拍”玩具或者桌椅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大人们也常常会用“亲一亲”“摸一摸”宝宝的脸颊和头来向宝宝表示亲切,所以宝宝也会模仿着用“咬一咬”“拍一拍”的方式向其他人表示友好。此时的宝宝还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所以,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他们也只会用咬和拍打来表示不耐烦的情绪。对于萌牙阶段的宝宝来说,“咬”并非出于敌意,而是因为只有用力咬才能释放牙龈内部的压力,才能让他感到舒服。 2、2岁以后宝宝处于建立自我意识的时期,非常看重对所有权的保护,敌意和攻击行为其实是他们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反应。这些攻击行为有时候是出于自我防御(因为受到了攻击、恐吓、排挤),是宝宝在语言或力量上输于他人的时候,才会爆发出来的行为;有时也是因为敏感地接收到周围环境、父母情绪的变化,出于释放压力,表现为外在的攻击行为;还有时候可能是宝宝在模仿成人解决问题的方式。 总之,宝宝“打人”“咬人”大都只是身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表现,并不意味着他真的性格暴戾。   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 1、在生活中引导宝宝正确的表达情绪。比如喜欢对方就拉一拉手,要拉着宝宝的小手示范动作;比如不高兴不愿意就大声说“不”,要陪着宝宝一起喊出来;比如遇到处理不了的情况就找大人帮忙,要尽可能把每种情景向宝宝演示得足够详细。 2、不要过多评价宝宝的行为。过多的关注反而会起到强化的作用,所以,平时避免让宝宝过多地听到大家对他“打人”“咬人”行为的谈论,也不要因此给宝宝冠上“小霸王”之类的绰号。要多关注宝宝的细微变化,当他有“打人”“咬人”的倾向时,就要及时干预制止。
阅读原文
阅读 6064
育儿 宝宝护理
上一条 下一条
打开怀孕管家,看更多孕育知识 >>
推荐百科
宝宝头扁,仅用一招就可调整,记住方法,还宝宝一个漂亮的头型!

宝宝头扁,仅用一招就可调整,记住方法,还宝宝一个漂亮的头型!

如何正确储存母乳

如何正确储存母乳

不要给宝宝勤把尿

不要给宝宝勤把尿

宝宝不停留口水,该如何应对你知道吗?

宝宝不停留口水,该如何应对你知道吗?

四种水果可缓解宝宝便秘

四种水果可缓解宝宝便秘

肠绞痛怎么办 如何缓解肠绞痛?

肠绞痛怎么办 如何缓解肠绞痛?

宝宝感冒是风热还是风寒?判断方法介绍

宝宝感冒是风热还是风寒?判断方法介绍

>>> 更多

更多百科推荐

限时免费下载怀孕管家
¥ 16.00
限时免费 - 怀孕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