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早产
指导专家:周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妇儿保健中心
早产,顾名思义就是胎宝宝没到足月就提前分娩了。确切地说,早产指在满28周以上未满37周时分娩。此时,胎宝宝的各个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患多种疾病甚至死亡的概率远远高于足月的宝宝。好在早产是可以预防的,准妈妈平时多用心,按时产检,及时发现早产的一些征兆,就能最大程度降低早产的风险。
一、早产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
早产发生的原因是多样的,从胎宝宝的角度说,羊水过多或过少、多胎妊娠、胎儿畸形、胎膜早破等都可能引起早产;从准妈妈的角度来说,怀孕期间营养不良、高强度劳动或身体过度劳累宫内感染、宫颈机能不全、情绪剧烈波动,或者肚子受到撞击等均可能引起早产。此外,吸烟、酗酒等不好的生活方式也是造成早产的元凶。
二、及时抓住早产的4种信号
即便知道了原因,准妈妈在怀孕期间也很难判断是否会发生早产。医生会帮助准妈妈筛查是否有早产高危因素,并在孕20-24周后对宫缩异常频繁和有高危因素的准妈妈进行早产预测。准妈妈如果有下列的先兆早产症状,要随时立即去医院检查。
1.下腹频繁变硬伴疼痛。准妈妈若出现下腹部反复变硬,伴随腹部胀痛的感觉,类似月经前的坠痛,且这种感觉频繁出现。这种情况下,要及时就医。先兆早产可伴有宫颈管进行性缩短,进而宫口扩张而导致早产。
2.非生理性宫缩。怀孕时,子宫通常是松弛的,但有时一天当中子宫可能会有3-5次收缩。此时准妈妈会感觉肚子硬硬的,但没有疼痛的感觉,这属于生理性宫缩。但如果收缩的次数过于频繁,达到每小时3-4次以上,就不属于生理性的了,要尽快去医院。
3.少量的出血。阴道出现有鲜红色或褐色血丝的黏液分泌物,这种少量出血是早产的信号之一,这是由于生产前子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子宫壁剥离,少量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所致。
4.分泌物异常。阴道有温水样的东西流出,可能是大量流出,也可能是少量、断断续续流出,这就是胎膜早破(俗称“早破水”)。一旦有破水要马上送医院,在送医院的过程中记得尽量少活动,平躺,把腰部垫高,不要动腹部。有的准妈妈即便是早期破水,在正规治疗下仍能尽量延长孕周后平安生产。
在医生到来之前,要尽量放松心情,避免用力呼吸,最好采取侧卧的姿势休息。医生会根据准妈妈的情况提供适当且迅速的处理。
三、预防早产应该这样做
预防早产,准妈妈需要密切配合医生做定期产检,避免任何导致早产的危险因素。同时,在孕期日常生活中,准妈妈应该尽量做到以下这些事情,避免早产的发生:
1.均衡膳食、合理营养,做好孕期体重管理,让胎宝宝更健康。
2.放松心情,别让自己身心太过劳累。
3.多一份谨慎,避免一切危险动作。
4.提前了解先兆症状,留意伴有疼痛不适的异常频繁宫缩。
5.积极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警惕发热,不忽视其他任何感染。
6.及时诊治羊水过多、前置胎盘、宫颈机能不全等孕期并发症/合并症。
7.不抱有侥幸心理,合理安排性生活,孕晚期更要节制,预防胎膜早破。
8.怀双胞胎更易早产,提前做足准备。
9.孕期的任何健康问题都要格外重视,有异常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