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大小便的正常与异常
掌握宝宝大小便的知识,注意观察。宝宝出生后大小便的状况,并做好护理十分重要。对宝宝来说,每天最重要的事,除了睡觉吃奶,就是要大小便。
正常的大便
喂奶方式不同,大便也不一样。通常来讲,母乳喂养的宝宝会排出黄色、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的大便;而人工喂养的宝宝会排出淡黄色或土灰色、硬膏样、常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干燥又粗糙具有便秘倾向,并带有难闻的粪臭味的大便。
不同喂养方式也同样影响到宝宝的排便次数。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较软,每日2~6次不等;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又干又硬,不易排出,每日1~2次。
有些新生宝宝由于神经系统发育还不成熟,控制不好排便,会在每一块换下的尿布上沾有一点大便也是正常的。宝宝排便量减少,且便中含有深绿色的黏液,则为“饥饿粪”,常见于长期吃不饱的宝宝。宝宝每天的饮食与大便的次数和颜色形状密切相关。只要细心观察,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大便异常的几种情况:
1、如果宝宝日排便次数增多且呈绿色像稀水或蛋花汤,极有可能是消化不良;
2、大便多泡沫且伴有酸臭味,可能是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
3、白色小凝块多或有脂肪颗粒,即是脂肪消化不良;
4、有明显腐臭味,表明蛋白质消化不良;
5、颜色鲜红或像石油一样,揭示消化系统出血;
6、大便颜色呈灰白色就更危险了,很可能是肝炎或胆道阻塞。
正常的小便
新生宝宝第一次排尿一般在出生后6小时内。
宝宝排小便因人而异,每天至少6次以上,最多可达20多次。一般出生后的前4天,一天只排尿3~4次,大约1周以后,随着进水量的增多,每日排尿可达20次左右,尿量也会增加。
新生儿的尿液呈透明的淡黄色,但有时是尿酸盐结晶所致的略微混浊的红褐色,3天左右自会消失。喂养方式不同通常会影响到尿液的颜色。
小便异常的几种情况:
如果发现宝宝小便时出现的一些现象和平时不一样,要注意区分是否正常。如:
1、次数多,每次量少,未发现其他问题,常发生在寒冷季节或精神紧张时,正常。
2、次数多,量也多,也无任何不适,可能由喝水多造成,特别是有利尿作用的糖水,正常。
3、搁置一会儿发现便盆底部有白色沉淀,尿检除盐类结晶外,其他都正常,不是病态,只要多喝水,减少含无机盐食物的摄入,沉淀自会消失。
4、颜色金黄或深黄,可能是服黃连素、维生素B2等药物造成,停药就正常了。
5、颜色乳白混浊,如果加热后变清,就正常,更混浊就不正常,需要及时就医。
6、次数多,量少,小便时疼痛哭闹需要及时就医。
7、颜色发红呈棕黄或浓茶色,摇晃时附着在便盆上,连泡沫都是黄色的,这同样已构成病态,请及时带宝宝就医。
参考来源:《坐月子新生儿护理一本搞定》 王琪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