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不是手足口病,有什么预兆?
著名儿科医生、专家在线答疑|讲解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
主题: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
特邀嘉宾:著名儿科医生
Q:怎么判断是不是手足口病,发病前有什么预兆,应该怎么照顾?
A:感染肠道病毒后,一般有3~7天的潜伏期。这期间,患者不会有任何症状,但是体内病毒大量复制。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只是发烧、咳嗽、头痛、食欲不好等症状,无法与普通感冒相鉴别。大部分手足口病的症状较为轻微,预后良好,仅表现为皮疹、口腔炎,有时伴发热,病程约1周左右后完全康复。在类似感冒的前驱症状后的当天或第二天即会出现皮疹。典型的皮疹主要散发在手心、足心、口腔黏膜、肛周,少数患儿可发生在四肢及臀部,躯干部极少见。皮疹为粟粒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玫瑰色斑疹或斑丘疹先发生于手指屈面及其掌面、脚趾和脚掌等部位,出现1天后,即有部分皮疹形成米粒或豆粒大小(直径约1~3mm)的清晰水疱,通常并无痛感,数量多加之汗液刺激会出现痒感,过度搔抓会导致继发感染。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类似咽峡炎的症状,硬软腭、舌尖、舌侧缘、两颊、唇齿黏膜可陆续出现散在的白色小水疱,水疱破溃成小溃疡后有疼痛感,会影响到进食(婴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发热是主要伴随症状,但通常体温不高。与其他病毒感染一样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抗病毒药物和干扰素可以缓解病情、减少合并症,但并没有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因此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没有合并症的患儿可以在家治疗护理。一般护理:休息,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症护理:针对发热的护理:使用物理和药物降温的方法,注意补水。请参考《婴幼儿发热的家庭护理细节》;针对皮疹的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棉制内衣,修剪指甲避免过度搔抓,以免造成皮肤损伤和感染,皮肤瘙痒处可局部外涂炉甘石洗剂,当疱疹破裂并伴皮肤继发感染时,可局部外用抗菌药膏(千万不要用含激素的药膏);针对口腔的护理:常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针对口腔内水疱破溃后的小溃疡,可适当使用药物保护创面促进溃疡愈合。饮食护理: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上应给予易消化的营养食物。出疹期间,尤其在口腔内水疱破溃成小溃疡期间,可以多给予一些温的流质饮食。伴有口腔溃疡症状的患儿对维生素B2和维生素C需要量大,疾病期间的饮食中可以多配合此类含量丰富的新鲜蔬果。病愈后可及时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Q:你好医生~宝宝幼儿急疹退下去以后,手上长了几个小疱,另一只手长了一个,脚和嘴没有长,请问这是手足口吗?如果是的话还用治疗吗?
A:这个目前看不像手足口病。可以对症护理,继续观察。
Q:妈咪你好,我儿子十个月了,发烧39.5两天,嗓子有两个小疱,到医院验血说是疱疹性咽峡炎,现在输液四天了以经不烧了,白细胞17万多还用在输液吗?
A:WHO关于合理用药的原则是“能口服的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绝不静脉注射”。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因为儿童的肌肉不发达,如定位不当容易伤及血管和神经,因此,除了疫苗接种外,一般很少给儿童肌注药物。静脉输液是代替或弥补经口液体摄入的不足和作为静脉用药的媒介,其效果除了快速补充体液,由输入的药物成分决定。静脉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虽然药效发挥得更快,但如有药物不良反应也会显现得更快、更严重,且因输液本身的操作也可能导致各种输液反应,比如滴速过快、液体温度过低或存在不溶性微粒,都可能造成血液循环系统的问题。如果目前孩子一般状况好,精神饮食都可以,若用药物可考虑口服。